混装油事件,越挖越深!
继续说油罐车混装的事。记者曝光油罐车混装事件后,涉事的两家公司都做了回应。
中储粮不痛不痒地表示,要加强内部自查。
汇福粮油回应,“运输车辆卖出去的都是散装的油,都是客户自提的”。
这些明显的甩锅行径,导致沸反盈天。
连央媒都直接掀桌子骂人了:这样的草台班子是要消费者的命!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5bbdb966j00sgdtgy002vd000u000an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说,要深入地查一下中储粮。然而有一些人留言反驳,大意如下:
“新京报的报道里,油罐车的收货单位不是食品公司,而是河北一家金属企业,大豆油也有工业用途,这些大豆油也许是拉去做工业品了,而新京报却隐去不提,刻意带中储粮的节奏,目的就是趁机攻击体制。”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f9dac49fj00sgdtgz008rd000u001hp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6724ca0dj00sgdtgy003zd000tb00mf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新京报,先说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油”,到底流向了哪里?
B站上已经有博主,根据报道的视频信息,查到了两辆油罐车的去向。
第一辆油罐车,尾号65Z,拉的大豆油,送去的目的地是一个叫“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这在报道的物流单上能看到。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a1982c43j00sgdtgy000yd000np00cr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公开信息可查,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钢材、煤炭、生铁、焦炭、矿产品、铁精粉等产品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
有专业人士科普,大豆油可以用作机械设备的润滑油,所以这批大豆油,存在工业用途的可能。
但通过工商信息深挖,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面河北金圆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和河北金圆紫藤商务酒店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503de770j00sgdtgy001bd000u000ho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所以,这批大豆油的最终去向,是工业用还是食用,真不好判断。
那么接着看另外一辆油罐车,尾号76W,在装了GPS的情况下,大货车的位置,其实是公开信息。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1f992608j00sgdtgy000sd000mt00az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博主通过查阅货车轨迹,发现这这辆车装的36吨“问题油”,最后送去了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6cdfd5ecj00sgdtgy001nd000u000pt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查询工商信息,这个公司位于乡村,主营“农副食品加工”,2022年还因为生产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被行政处罚,并没收了76瓶菜籽油。
查询商标品牌,该公司生产销售的全是菜籽油、大豆油。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9ddb69dfj00sgdtgy002hd000u000su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所以,这些“问题油”,最终大概率流向了十里八村的老乡饭桌上。
随后,该博主根据油罐车半年内的行驶轨迹,把拉油的品类,送油的地点,全部做了调查统计。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9f88ef05j00sgdtgy003sd000u000ms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辆油罐车,每次都是先从宁夏的运送煤制油去全国各地,然后返程拉上食用油。
这些食用油的目的地,分布在不同省份的粮油公司、农贸公司、养殖公司,甚至出现了知名品牌——金龙鱼。
只是随便抽样的一辆罐车,就挖出来这么多黑历史,甚至包括了金龙鱼这样的大品牌,可谓是触目惊心。
所以,在基本了解了两辆油罐车拉的“问题油”的流向后,还有人觉得,记者是故意混淆“问题油”的用途,故意带节奏攻击央企攻击体制吗?
我就纳闷了,这些人的话术都进化到美帝阴谋了,能不能先关心下自己的身体健康?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597b38ccj00sgdtgy001td000u000ea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那些问题油的流向,既复杂又分散,利益牵扯极广,指望几个记者去彻查,无疑是强人所难。
记着调查到这个份上,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们的报道最起码证明了以下三点:
第一,国内用油企业几乎全部是雇佣第三方车队;
第二,这些企业很多没有检查工序,即使有大多也是做样子;
第三,行业如此混乱,我们的食用油安全有很大隐患。
记者是没有查清楚这些食用油的去向,但是记者已经清晰的指出了这其中可能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线索。
这就够了!
新闻的主要作用,就是形成舆论压力,倒逼监管机构下场。
好消息是,国务院刚刚宣布,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问题油”。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710%2F775db27dj00sgdtgy0058d000sv010x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调查组的规格很高,公安部也介入,说明彻查的决心是非常大的。
毕竟这个事已经被证明是行业内普遍现象,单靠记者去查明显是不可能的,也查不清,还得靠国家权力机关去查。
最后,
既然这么多重量级部门联合彻查,那就肯定不会拿公信力开玩笑,这可不是地方上随便打马虎眼就能糊弄过去的。
食品安全问题大于天,必须严肃查处,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滴~至尊卡,打卡成功!楼主辛苦了,祝楼主:财源滚滚🧡,打卡时间:2024年07月10日 11:19:58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