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总想把唐朝皇室炒作成鲜卑人?网友的评论,惊讶到了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一下 “关注” ,这样便于您之后参与讨论和分享文章。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多多希望在2024年的每一天,你们都能笑容满面,好运连连!
今天在某乎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有人总想把唐朝皇室炒作成鲜卑人?
网友评论炸锅了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1286b415j00sey5m7002ed000hs00ox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徐戎是商朝大方国,因为反对周朝被列为夷,实际上和北方人差不多被齐国晋国当做华夏的一员,淮夷也和商朝有很大关系,文明水平不低,其实龙山文化在南京周围还有,东晋时期吴地确实有过江兵和北府兵,侨民。刘渊:谢谢啊,可算有人给我正名了。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ac86442cj00sey5m7002ld000hs00pq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e11edf99j00sey5m7002rd000hs00pc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鲜卑族后来汉化了。顺便提一下。鲜卑族所谓的叔娶寡嫂,其实在汉朝就有了。你翻翻汉书,江都王刘非的宠妾在江都王死了之后就嫁给赵王刘彭祖。汉朝有些父亲会把自己没有宠幸过,或者只宠幸过一两次,没有生育过的妾室送给自己的儿子。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b6d9ac0fj00sey5m7002fd000hs00pk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0a64b78bj00sey5m70026d000hs00oi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汉人本就不是以血统区分,而是文化认同,像是苻坚慕容垂还有北魏皇族,汉学水平甩某些人八百条街。血统上是混血,但文化认同上始终是汉人,而且胡人血统也是母系,中国是父系社会,肯定不算胡人。北方汉人当时文化上受游牧民族统治影响,会有一些胡人风气,我觉得这都很正常。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612%2F88532292j00sey5m7002ad000hs00qb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从商周开始,无论哪朝哪代,都有不少家族和势力,在中原失势或斗争失败后,遁入关外开枝散叶,成为蛮夷和外族,也有不少蛮夷和外族在关外斗争失败,依附中原,迁入关内。
几千年这样混居与混血下来,内外双方互相拥有对方血统一点都不奇怪。铁木真不是什么逆子,只是在中国大分裂的时代为躲避战乱而前往塞北的普通人的后代而已。在古代,农民和牧民、汉人和胡人之间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尤其是对于占古代人口大多数的不识字的普通人来说。由于不识字,也就传承不了家史,用不了两三代人,就不会记得自己祖上是汉人还是胡人了。居住在内地的农民就以为自己祖上都是汉人,居住在草原的牧民就以为自己祖上都是胡人。
回到咱们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人总想把唐朝皇室炒作成鲜卑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历史的误解、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观点的多样性。但不管怎么说,追求历史的真相,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历史的人的共同目标。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也许永远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这个过程,却是我们了解历史、认识自我的宝贵经历。亲爱的老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这篇文章,下次咱们再聊聊其他有意思的历史话题。再见啦! 滴~老年卡,打卡成功!楼主辛苦了,祝楼主:工作顺利🧡,打卡时间:2024年07月15日 16:32:20—— 来自:荷包蛋部落(HBD0.CN)一键打卡
页:
[1]